100/11/01
【人間社記者溫薇薇 馬來西亞八打靈報導】欲望、害怕、貪戀、自大等各種雜念,都是我們自己的心魔在作祟。念誦《大佛頂首愣嚴經》的意義,即是要我們勤修戒定慧,讓戒定慧俱足,以去除煩惱。

馬來西亞八打靈佛光文教中心舉辦第三場「經典與人生系列講座」,於1028日晚上,禮請新馬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為現場超過300名信徒主講《楞嚴經與心魔》。


法師提綱挈領,深入淺出解說《楞嚴經》的緣起、宗旨、版本與流傳、經題釋義、價值與特色,以及《楞嚴經》十卷的內容與大意。讚嘆《楞嚴經》堪稱是實踐生活哲理的寶典。法師表示,「佛經就是一種心理學,它讓我們看清楚內心的真面目。拜佛就是要認識自己。一個人不管學佛多少,如果他不願面對自己不良的習氣,他就永遠改正不了。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會在?那中改變,它是無常的,只有心存正面的能量,我們才能將心魔拒之門外。」


《楞嚴經》以阿難遇摩登伽女魅惑,緊急祈請佛陀解救為緣起,其因緣有恃多聞,忽定力;警狂慧,破邪思;指真心,勸實證;作空觀,示性定;銷倒想,除細惑;明二門,契根性。此經點出修行只重多聞不重實行,就像一個人吃了很多豐盛的食物,卻無法消化成能量為身體所用。法師舉例,「稻穗成熟會低垂。傲慢就是一種沉淪,即是心魔之一。所以我們要學習稻穗般謙卑,時刻以星雲大師的『老二哲學』方式處事待人。」

  

法師接著說「智慧是能夠了知命運,決定看法與超越的角度;定力是心專注不散,將心專注於此,無關得失,我們的心才會有正確的抉擇。講座的過程中,覺誠法師勸請信眾,要帶眼識人、不要盲目崇拜、不要相信邪知邪見。只要心中一片光明,心魔就不會出現。


最後,法師以「佛在那裡?魔在那裡?地獄在那裡?一切唯心造。故此心能造,此心能滅」為結語,希望信眾能降伏諸魔,制諸外道。


引用:


http://www.fgs.org.tw/news/news_content.aspx?news_no=201111010000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往好處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