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悟慈法師講述    ]


    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阿難!為甚麼攝伏妄心,我叫它為戒呢?因為如果所有世界上的六道眾生,他們的心裏沒有淫念的話,就不會跟著生死之流去連續不斷的輪轉。你要修習耳根三昧,本來是想出離塵勞煩惱的。但是如果淫心不除的話,塵勞之累就不能脫出啊!即使有淵博的智慧,或者成就部份的禪定,但是如果不斷除淫念,則必定會墮落天魔外道。上級的為魔王,中級的為魔民,下級的為魔女。那些諸魔,也有很多的信徒,諸魔的一一,也都自稱已經成就了無上的大道。我去世以後,在末法的時期當中,將有這很多種魔民,盛行在世間,廣作貪淫的行為。並且自認為善知識,去使諸眾生,墮落在愛欲為先的深坑裏,令人失去了登上菩提之路。你如果教導世人,修學三摩地時,必須教人先斷心裏的淫念。這樣才是過去一切佛教所建立的第一個具有決定性的清淨教化。
  『雲何攝心,我名為戒』?戒的意義在防非止惡,若能收攝其心,則能預防種種是非的產生,故釋尊才解釋攝心為戒。也許心為戒本,若能攝伏,則名持戒,如果把它放縱,則後果堪虞,故名攝心為戒。如談論人天,或者小乘等戒律,都以身口為先,然後才談到心戒的問題。這裏不但制心無犯的問題,是進一步的論到基本問題——攝伏其心!這正是以定為戒,也就是如前面所舉出過的入流亡所,旋元自歸的問題。如能這樣持心的話,則吾人的心定不會攀緣於色香味觸等外塵的了。
  
      
釋尊首先指出戒淫為第一個決定不易的程序而說:如果諸世界上的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天上、人間、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眾生,都是偏重於淫欲的為多,因為以淫欲為生命的來源的緣故,永恆的纏縛在於生死苦海裏,不得解脫,如果能夠將淫欲拋棄而不顧的話,早已和生死脫離了緣。因為這裏所說的其心不淫,是指不但不動身口,連一念思想也不發生,是內心不出,外境不入,是逆生死欲流,故不會再跟著生死之流去連續不斷的輪轉。
  
     
釋尊並警戒阿難說:『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塵勞是三界內的見思二惑,淫欲正為塵勞之首。持戒則會出離生死,冒犯戒律,則必定會墮落魔道。你想要修學的耳根圓通三昧,本來是要求出離塵勞煩惱,但是『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如果淫心不能除,則見思二惑不能斷,終日塵勞生死必不可得而出。勢必受塵勞煩惱的牽累,會永恆的在生死欲流當中打滾。『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即使有禪定智慧的功行,但是因帶淫修禪的緣故,也是不能出離塵世的勞累的。所謂多智,是指世智辯聰,也就是有淵博的世間智識,善說斷惑諸法。所謂禪定,則指世間的禪定,有入、有住,有出、有發,在禪定中種子一動時,欲境還現前,還是會隨著魔轉。所以說,在修三昧時,如果不舍斷淫根,或者還有思惟的話,則欲境還是會隨之而現。好似熱火遇到柴薪,絕對不能保證幹柴不會被火燃燒!故帶淫修禪,就是一種天魔外道,會墮落在魔道當中,會與群魔為伍哩!『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魔的見解大致相同,然而福有厚薄,故分為三級。淫欲為欲界的根本,人天善道,均因淫業而不能出離三界。尤其是天魔最以為快的是欲境,既不斷除淫欲,則最好的去處為上品的魔王。其次為魔民,最下級的為魔女。也許群魔因修福德,兼修智定,故不致墮落地獄等三惡道,只因不棄淫,而留塵勞,廣化七珍,多增寶媛,以遂其樂!雖然如此,但是『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諸魔本身當然不以為魔,他們為了達成他們的願望,也廣收徒眾,也有很多信仰他們的信徒,都是以淫欲為傳法。遞相傳授,令不斷絕。他們也都自稱已經成就了無上的大道。其實這是一種未證謂證,未得謂得的增上慢,自不覺知愈墮愈深!
  
         
釋尊為了令人分辨甚麼是佛教,甚麼是魔外?而說:我離開世間以後,在末法時期裏,『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正法和像法過去後,接若而來的是末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離開了佛陀太遠的緣故,魔強法弱,魔民也跟之而多起來。這種學說必定也會盛行一時,會因他們的提倡而受其所迷惑者眾。這種魔說在迷惑人時,多以淫欲去討好人家,自己會自認為是善知識,去迷惑他人。一般的人,生時受其煽惑,而為魔民,死後也為魔的眷屬。這種情形好似炎火熾然盛發,世間上將受其所焚!也許這些魔師因為是帶淫修禪的緣故,一切動作不出本行,會暗地裏教人行淫,以為佛事,遞相傳授,廣行淫事於世,以為自己是一正派的傳道者。『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愛就是思惑,見為見欲。以淫欲教化人,則會墮入愛坑,以淫欲,為修之法,則會墮落見坑。學道的人,本擬超出塵勞,然而既墮入愛見的深坑,則不能自拔,欲出見思之惑,反而墮入見思的深淵,喪失了菩提正覺的大道!這種法正是天魔外道的訓示,並不是真正佛陀的教訓啊!
  
          
然而要怎樣教化人,才是佛陀的教訓?『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因為正法和邪法剛好相反,愛見與菩提正是背道而馳。愛欲之水如能竭盡,正是菩提正路,愛見之火如任熾盛,就是斷滅菩提正路。所以阿難你,如將來轉教末世初心學禪的人時,必須教人先斷心裏的淫根。因為淫欲為大定的冤賊,不唯身不行淫事,就是連心裏也不可以生起淫心之念才對!能如是,『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如來就是佛陀,先佛世尊是指過去的諸佛。不管是任何時代,所有的佛陀所訓示的都是以決定斷除心淫為要事,這種教訓才是清淨修學,究竟的明誨!佛陀的意思是:如遇善知識開演闡揚斷絕淫念而修圓通的,才是真正的佛法,故應隨從而修。如果不然,而言及淫欲無礙的,便是魔王親來煽惑道心,故應敬而遠避之!
  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因此之故,阿難!如若不斷除淫念,而修禪定的話,就是猶如蒸煮沙石,要想它變成了香飯,即使經過了百千劫那麼久,也只能成為熱沙。為甚麼呢?因為它不是香飯的來源,是沙石而成的緣故。你如果用淫欲之身,來求證佛陀的妙果,即使稍有所悟,也都是淫根。根本已經是淫欲的種子,始終還在三途中輪轉,必定不能超出。如來的涅槃妙果,那有路徑可以修證而得呢?必須將身心淫機之根,完全斷滅。最後連這個斷除的心性也化為烏有,然後對於佛陀的正覺菩提,才有希望證得。和我所說的相同,才是名為佛說,如不如此闡說的話,那就是魔的說法。
  
        
佛陀在這裏極力的主張:淫心永斷,才能成就正覺菩提。也許初心學佛的人,雖然宿因善根深厚,可是由於曠劫以來深重的淫念習氣難於舍離,剛好這時遇到魔外前來煽惑,說甚麼淫欲不礙修禪等事,因此,都因宿習發現而欣然聽從者多。所以佛陀才強調:因為修定斷淫乃是先佛的明誨的緣故,你在末劫時,決定教人修學禪定時,必須教人斷除淫念為急務。『若不斷淫』念,而『修禪定』的話,『如蒸沙石,欲其成飯』?淫是生死的根本,如不斷除淫念而修禪定的話,在禪定中見到欲境時,就會一再的被迷惑不已。釋尊舉出一個譬例說:如炊米而欲使它成為米飯,那是簡單的事,可是蒸沙石,而想它變成為香飯,那是不可能的事,任你怎樣的蒸煮也不得成為飯的。『經百千劫,只名熱沙』。即使經過百千劫的時間那麼久,也只能煮成為熱的沙而已。這是譬喻帶淫修行,只是枉勞功力,不能修成正果。釋尊並解釋為甚麼蒸煮沙石,不能成飯的原因:『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因為沙石並不是熟飯的根本,沙石根本永遠做不成米飯!想成佛作祖,也必須有個根本,根本若清淨,枝流也會清淨,佛教是以持戒為根本,如果毀犯淫戒,則根本已毀,怎能達成佛陀的清淨教訓?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你如果不斷淫念的話,就是以淫欲之身,想來求佛所證的妙覺極果。這樣,則已失去其根本,那麼,因與果已經不符,好似蒸煮沙石,欲成熟飯那樣,即使經過多劫的修習,得開妙悟,也都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根本既然基於淫欲所發出,始終都在地獄、餓鬼、畜生的三途裏面輪轉不休,則想超越這種苦處,也是不可能的事。也就是因為以淫欲為種子的緣故,一觸即發,會再造出種種惡業來。有了這種不純之業為基因,則年久月深,必定是在三途當中打滾,一定不能越出三途的一步,何況人身,以及人身以上的問題?至於談到佛果,那是夢想也想不到的事。所以說:『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如來涅槃就是佛陀清淨寂滅的極果,帶淫修禪的人,恐怕會墮落三途,連生死的問題尚且未能解決,何況佛陀的妙果?以沙石蒸煮成飯的方式,根本都已錯誤,那能跑上菩提涅槃的大道?這是千萬不可能成就的事。
 
   
 『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機是發動的原動力,淫機就是作意心所,因為稍有作意,則淫心便動。此心一動,則此身也必定會隨之而動。即使身斷,而心不斷的話,還不是徹底的息斷,所以必須斷其原動力的淫機,心的淫機一斷,則身心二途就會告俱斷。『斷性亦無』。最後連壓制斷除的心念也化為烏有,『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因為心的淫機雖然斷息,然而能斷之性仍然存在的話,就是所斷的緣影還是不除,生死之根仍然存在。必須將這種生死根本的斷性也斷滅,才是真正的寂滅。這才是菩提的道本,既得菩提道本,則菩提的極果才有希望證得!
 
     
 釋尊結定說法的邪正而說:『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到了末世時代,邪正混雜,魔佛難辨,人心容易被惑,故阿難尊者曾請求佛陀闡明邪正的規則,佛陀才以四種根本的戒律,以辨驗之。釋尊說:末世時代,如能依照我所說的先斷心淫去修禪定,這便是真正的佛說。如不然,而另言行淫不礙參禪的話,那就是波旬(魔)的學說,故應避之。波旬正音為波卑夜,譯為惡者,是能傷法身,害慧命,是魔王的名。魔為麻羅的簡寫,到了唐代才在麻的下麵加一字鬼,而為魔,爾來相傳已久,實因會惱害於人,會阻礙菩提道心的緣故,才有了鬼字的出現。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難!再者,諸世界上的六道眾生,他的心裏如果沒有殺機的話,就不會隨著生死輪轉相續不斷。你修習禪定的目的,本來是要超出塵勞煩累,但是如果殺心不除的話,則塵勞煩累,是不可能超出的。即使有很多的智慧,禪定的境界顯現,但是如不斷除殺念的話,必定會墮落在神鬼裏,最好的人,會成為大力鬼,其次的會為飛行的夜叉(捷疾鬼)等諸鬼帥,下級的則會為地行的羅?(可畏鬼)。這些鬼神,也有很多的信徒,也都自稱已經成就無上的大道。我離開世間後,在末法當中,有了許多的這種鬼神,盛行在世間,自己常說必須肉食,才能證得正覺大道。
 
    
 第二決定就是戒殺。其重點還是在於心。不但身不行殺,就是意識殺念也起不得。如能這樣的持戒不殺的話,必定會超生死!釋尊說,一切世界上的六道眾生,『其心不殺』。殺生是以心為機,身體與口是屬於緣,一旦心念的殺機一動,則身口會隨之而運用,所以欲斷除殺生,首先必須斷除殺念!心裏既然沒有了殺機,則不會造出殺生的行為,因之而不會負於他命,不欠他人之債,『則不隨其,生死相續』。自然的不會隨著生死相續,不會輪轉不息,也就是可以了生脫死!
[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0/2/14 下午 12:40:11編輯過]

引用: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5&ID=20548&replyID=82438&skin=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往好處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