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楞嚴經》

淨界法師主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頁「乙二、別序」。


       在本經當中的序分有二段:第一段是「通序」,第二段是「別序」。「通序」主要是說明整個法會的時間、處所跟與會的大眾。在「通序」當中有二點值得我們說明的:第一點、佛陀說法的儀式都是先作略說、再作廣說的。比如說佛陀要講《法華經》,說無量義,佛陀先入定,出定以後,先講無量義,然後再說法華。本經亦復如是,佛陀講《楞嚴經》之前,先在會中宣示深奧理、然後再說《楞嚴經》。所以諸佛說法的常軌,都是先略說再廣說的,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其次,第二點、整個法會的當機眾是阿難尊者,其實我們講開悟的《楞嚴》,《楞嚴經》到底是要幫助誰來開悟呢?主要是凡夫跟二乘。因為我們不開悟,我們就一輩子跟妄想糾纏在一起,我們分不清楚什麼是妄想、什麼是真實,我們分不清楚。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總是覺得:第一個功德不能圓滿、第二個功德不能持續,不能夠一切事究竟堅固,不能究竟、也不能堅固。所以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我們有須要先把心態調整好、把心帶回家,就是我們說的明心見性,這一點非常重要。整個當機眾其實是凡夫跟二乘,這些十方來的菩薩其實早就覺悟了,他們只是當做影響眾,很多的菩薩在佛陀宣示深奧理的時候,他們都了解了。所以以下的經文,它所加被的是我們這些生死凡夫、還有法執特別重的二乘人,這一點我們從「通序」當中可以知道這二個消息。


 乙二、別序(分二:丙一示墮因緣;丙二神護攝)

  丙一、示墮因緣(分三:丁一佛僧應供;丁二阿難等乞;
             丁三婬室誤墮)
   丁一、佛僧應供


這個「別序」又叫做「發起序」,就是發起一部《楞嚴經》大教的因緣,這當中有二段:第一段「示墮因緣」,第二段「護攝」。我們先看「丙一」的「示墮因緣」,這個「」就是一個示現,阿難尊者」現「」落的整個因緣」。「」這個字很重要。我們前面說過「一佛出世千佛護持」阿難尊者是一個法身菩薩,但是他必須示現是一個凡夫、示現有很多的妄想,然後被摩登伽女刺激,妄想開始活動、然後開始墮落,佛陀再把他的妄想帶回來。就是說佛陀在整個說法當中,佛陀不能無病藥,說「一個醫生,大家都沒有病,佛陀主動開藥」,不可以,所以必須有人示現。這當中有三小段:第一段「佛僧應供」,第二段「阿難等乞」,第三段「婬室誤墮」。先看第一段,佛陀跟大眾師在七月十五日那一天「應供」的狀態。這個地方「應供」有二段:第一個「國王齋供」,第二個「臣民齋供」。看第一段:


國王齋供--


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這個「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整個僧團在七月十五日的時候,自恣儀式已經做圓滿了,而且佛陀也簡略的說明了深奧的義理,這些菩薩聽了非常的法喜。也可以說整個僧團不管儀式、不管說法都已經圓滿了,就是僧團的事情都處理完畢。這個時候身為舍衛國國王的「波斯匿王」就來到了祇精舍。他來的目的是什麼呢?「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因為他父親往生的日子,而承辦種種豐盛的飲食,來請佛陀參加。古代印度的習慣,就是親屬死亡之日來供養三寶,以此供養的功德來超拔亡者。這個就說明「波斯匿王」來到僧團的目的,是「」他「」親的「諱日」而供養飲食,這說明他來的目的。他請佛的儀式是什麼呢?「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他是用什麼方式來請佛陀呢?他很恭敬的「請佛」陀來到他的「宮掖」。國王的王宮,正殿是他辦公的地方、左右客殿是他接待客人的地方。波斯匿王就在他正殿左右二旁的客殿,辦了很多很多的飲食,而且「」自來到僧團,以一個國王之尊親自請佛陀應供,表示他對佛陀最極的恭敬,因為處所是他最殊勝的處所,而且他親自來到僧團。他怎麼準備呢?他「」泛的準備很多很多「」貴的「」,這個「」就是煮熟的食物,很多很多珍貴的熟食,而且這些熟食具足「無上妙味」,就看得出來他非常有誠意的請佛陀來應供。「兼復親延諸大菩薩」,他不但是請佛陀,還請這些來參加聽法、參加自恣的「大菩薩」,以及諸位聲聞、緣覺的大比丘僧,他一起的來請。這是說明波斯匿王在自恣那一天供佛、供僧的狀態。


 


        我們看第二段:


臣民齋供--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這個地方是說明在自恣的當時,不是只有波斯匿王來齋供,還有其他的齋主,在整個室羅筏「」當「」還「」所謂的「長者居士」。這個「長者居士」,包括有官職的大臣,或者沒有官職的,就是一般的長者居士。他們也希望能夠在自恣的時候,以飲食來供養大眾師,而且也「」,就是心中很殷勤的期待「」陀「來應」供,因為他們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佛陀已經答應了波斯匿王,所以長者、居士也來到僧團,一方面請大眾師來應供、一方面也期待佛陀來參加。


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那個時候佛陀已經答應了波斯匿王,所以「」陀就命令「文殊菩薩」別派「」諸位「菩薩及阿羅漢」,分別的到各位長者居士的地方應供,來滿足居士應供的要求。這個地方講到供佛及僧,我們作二段的結示


在古德解上說:佛世的時候,七月十五的自恣日,在古代的習慣當中,在這一天齋供功德是加倍的,有加倍的作用,因為大眾師經過九旬的用功,他們功德都增上了,所以居士們在七月十五自恣的時候齋供,其實功德有加倍的作用,這是第一點。點、我們看到「發起序」也可以得到一些消息。蕅益大師說:佛陀說《法華經》之前,整個「發起序」是佛陀入了一個很深的三昧從三昧的白毫放光,照了一萬八千佛土當中,看到很多很多的菩薩在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六波羅蜜的功德,在一念的清淨光明當中顯現六波羅蜜,然後再說《法華經》。《楞嚴經》不同,《楞嚴經》的「發起序」是阿難尊者在托缽的過程當中,遇到了雜染的因緣,佛陀講《楞嚴經》。


這到底有什麼涵義呢?我們作一個說明。《楞嚴經》是引導一個凡夫這個明了的心,在整個人事的雜染當中、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怎麼找到自己的清淨本性,所以它整個發起,就是阿難尊者的一念妄動開始,沒有一念的妄動,就沒有整個因緣的過程。所以阿難尊者的一念妄動,而產生墮落;佛陀一念的神咒,而使令阿難尊者迴光返照,都在一念心。所以《楞嚴經》的法會,從「發起序」可以知道:它的法門是「攝用歸體」的法門,法華經》是佛陀一念的清淨心當中,顯現六波羅蜜,是一個依體起用,從一念的清淨心,當你已經明心見性以後你接下來要幹什麼?就是修方便法門,就修《法華經》,廣修六度、積功累德。所以這二個不一樣,而這整個不一樣,我們從「發起序」整個教法生起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它的消息。這個地方我們提出來給大家作一個參考。這個地方講到七月十五供齋的一個情況。


   丁二、阿難等乞


這個地方有三段:第一個「別請遠遊」,第二個「平等行乞」,第三個「等慈之由」。我們先看第一段:


別請遠遊--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歸。其日無供,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這個時候當機眾出現了,就是阿難尊者,這個阿難尊者身為當機眾,所以我們有需要解釋一下阿難尊者的整個背景。阿難尊者淨飯王的弟弟、白飯王的兒子,是佛陀的堂弟,是提婆達多的弟弟。阿難尊者翻成中文叫慶喜。為什麼叫慶喜呢?因為阿難尊者出生那一天,剛好是佛陀成道,所以整個國家當中聽到佛陀成道以後都非常的歡喜,不管國王、大臣、老百姓都很歡喜,這時候白飯王就派人告訴淨飯王他生了一個兒子,希望淨飯王給他起個名那麼因為舉國歡喜的關係,就取名為慶喜阿難尊者的特色是「多聞第一」,就是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他一聽到佛陀說法,聽一遍,他永遠不會忘掉。經典上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即使佛法有無量無邊,一流入阿難的心中就永遠不忘失。所以說,阿難尊者有這種多聞的特色。在經典上說:其實阿難尊者的本地風光,他過去在空王佛所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都同時發了菩提心T9,30a,所以他是法身菩薩,因為示現凡夫的緣故,來開啟整個楞嚴大教。這是說明當機眾阿難尊者的整個背景。


       正當這些國王跟臣民來請佛陀、菩薩、阿羅漢去應供以後,這個時候僧團都沒有人在了,這時候「阿難尊者因為在前一天、七月十四日那一天「」了個「」的迎「」,而離開了僧團。因為他受迎請的地方離僧團非常的遙「」,所以他七月十五的時候趕不回來應供,所以「遠遊未還」,也就「不遑僧次」,這個「」就是來不及參加眾僧的應供,所以他即便回到僧團也沒有飯可以吃。因為大家都去應供了,所以「既無上座及阿闍,途中獨歸」。這個時候他從遠處要回到僧團是一個什麼相貌呢?他沒有「上座」長伴。我們一般說,十臘叫下座、二十臘叫中座、三十臘叫上座,他沒有「上座」比丘的陪伴;也沒有「阿闍」教授師在旁邊。因為佛陀規定在五夏之前,你出門遠遊,一定要有上座、阿闍梨陪伴。因為阿難尊者那個時候出家有十二年了,所以他不需要有上座、阿闍梨,他就一個人從遠處的處所,單「」的回到精舍當中。「其日無供,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那個時候回到僧團,他也知道沒有其他的應「」了,「阿難尊者只好單獨一個人拿起他的缽,來到了他所遊城」就是室羅筏城,按照「次第」一家一家的來「」食。這是說明阿難尊者為什麼單獨應供的理由,因為他前一天受到了別請,僧團都已出去供了,所以他只好一個人拿著缽去作次第的乞食這一段是說明他整個過程的因緣。


       第二段說明阿難尊者在托缽的過程當中,他的心態是什麼,他是用什麼心態來乞食:


平等行乞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正當阿難尊者拿著缽到室羅筏城乞食的時候,他「心中」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他要「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他希望能夠「」得「最後」的「檀越」。這個「」是指著前面的國王跟長者居士,這個是最初的一個齋主。但是阿難尊者也是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的時候他沒有吃到飯,這整個供僧儀式功德就有所欠缺、就不能圓滿。當然身為阿難尊者他一天沒有吃飯是無所謂,但是身為整個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這麼重要的日子,他因為這樣失去飲食的話,就使令整個供僧儀式有所欠缺,所以他希望能夠找到整個僧團「最後」的「檀越」、最後的施主,他心中有這樣的期待。所以他對這一次的乞食,其實心中也充滿著期待。「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


阿難尊者知道他今天絕對不能夠沒有飲食,沒有飲食就很嚴重了,這個供僧的功德不圓滿,所以他對乞食有所期待,這是他第一個心態。其次他第二個心態就是他以一平等的心。怎麼說呢?他心中的想法:身為一個最後的施主,這個人不管是清「」的種姓、或者是垢「」的種姓,都不管。什麼叫清淨的種姓呢?比如說「剎利尊姓」,國王、大臣、剎帝利這種高貴的種姓。什麼叫做垢穢的種姓呢?比如說「陀羅」,從事殺業的下賤種姓。在古代印度,尊貴的種姓跟下賤的種姓是不可以往來的,也不可以住在一起,甚至於走路的時候不能走在一起。你身為旃陀羅,你走路的時候不能走中間,你要走在馬路的旁邊,手上拿著一個旗子、手搖鈴,告訴大家:我是旃陀羅,我來了,你們趕快離開。所以古時候尊姓跟下賤種姓是分得很清楚的。但是阿難尊者希望能夠「方行等慈」,「」就是仿傚,他希望能夠仿傚佛陀平「」的「」悲心,而「」是尊貴、或者下「」種姓。這個是阿難尊者的第二個心態。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這個是他第三個心態,他希望能夠「」滿「一切眾生」這個供僧的圓滿「功德」,因為他今天要是乞食不到的話,今天所有齋主的功德就有所欠缺了。所以他今天是不是能夠得到飲食,就扮演一個重要角色。這是說明阿難尊者拿著缽去室羅筏城應供的時候,他整個內心的三種狀態。他生起這三種狀態當然是有他的理由,他為什麼會生起這樣的心態呢?說明他的理由。看第三段:


等慈之由


阿難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阿難之所以生起平等心來乞食,他的理由就是說:因為「阿難尊者過去在做佛陀侍者的時候,他「」道佛陀曾經「」責須菩提」、也訶責過「大迦葉尊者雖然」一個「阿羅漢」,但內心有「不平」等的狀態。我們解釋一下。須菩提的心態,他在托缽的時候是「捨貧從富」,須菩提托缽,不到貧賤的家庭去,專門找住在高級豪宅的這些富貴人家去托缽。他認為:你今天之所以富貴,那是你前生有布施,但是富貴人家放逸得很厲害,假設不給你們繼續修福報,你來生就完蛋了,你們墮落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他趕快要救那些富貴人家,這些富貴人家都是放逸得很厲害,所以須菩提就「捨貧從富」。大迦葉剛好相反,他是「捨富從貧」大迦葉每一次托缽都到所謂的貧民窟去,他認為:你們為什麼這麼窮?就是前生沒有布施。如果今生再不給你們栽培福田,來生就更窮了。所以他特別到貧窮的家庭去乞食。佛陀對二個人都加以訶責,說這個都是一個法執,對貧富之法產生執著。你看,《維摩詰經》就講到一件事:有一天須菩提來到維摩詰長者家,因為維摩詰居士也是大富長者,維摩詰居士就出來了,說:尊者你想幹什麼?須菩提說:我要乞食。維摩詰居士就把這個缽拿過來,但是維摩詰居士把缽拿過來以後並沒有給他飲食,他問一個問題,他說須菩提啊,你應當知道「心不等故,法不平等」。他說:你在乞食的時候心不平等,你執著這個富貴人家,所以不平等,有所偏袒,所以法不平等。法不平等的緣故,這個布施法不平等,我把飲食供養你,我的功德也就不圓滿。這個時候須菩提聽了,就很害怕、也很慚愧,把這個缽放著、就要走。維摩詰居士說:你不要走、不要走,我把飲食盛完了,你再把缽帶走。就飲食盛了再給須菩提須菩提很害怕,就趕快離開了。[1] 說明阿羅漢的內心是我空、法有,他對法還是有所執取,有些對貧窮人、有些對富貴人,是有所執取的。這種執取的情況,就使令這些阿羅漢的功德不能廣大圓滿,所以佛陀就「」責。


阿難尊者身為侍者,他看過佛陀這樣的訶責,他就覺得應該要避免這種情況,所以「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所以他就很慕佛陀所示的無遮平等法門,他說:我一個出家眾,我不應該預設立場、我不應該有所別的,我應該以平等心,一家一家一家的乞食,隨順因緣,這樣子才能夠超越眾生的懷「」跟毀「」。你看維摩詰居士就毀謗,說你「心不等故,法不平等;法不等故,這個功德就不圓滿」,這時候阿難尊者希望能夠遠離這種不平等的毀謗,所以他就「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因為他平等的乞食,他就一步一步來到城隍」。「城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城外的土坑。古代的城:外面有水的叫做護城河,為了保護這個城,不讓別人來攻擊、侵略,就有護城河;沒有水的就挖一個土坑,這個土坑就是「城隍」。因為阿難尊者從外面回來,這個時候慢慢慢慢的走到室羅筏城城外的土坑,也就是說他即將要接觸到城門,而且緩「」的走到「郭門」,就是城正中的大門叫「郭門」。他慢慢的走到室羅筏城的土坑,乃至於慢慢的走到了大門,這個時候他「」頓了自己的「威儀」,以嚴「肅恭」敬的心來行平等的「齋法」。這是阿難尊者他整個乞食的過程。


       這一段的經文當中,蕅益大師的註解有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蕅益大師說:在古代的註解,對阿難尊者的平等乞食是很有意見。古德的註解說:阿難尊者為什麼墮落呢?主要的原因就是「阿難尊者他不別貧賤種姓」,他認為他不對。你看他就是不揀別貧賤種姓,所以來到摩登伽女的家庭、來到那些婬女的家庭,所以才墮落嘛。蕅益大師說:這個古德註解的責難是不合理的。他說:身為一個比丘,「平等乞食」這個法是佛陀的沒有錯,錯不在「平等乞食」,錯在阿難尊者後面說的「一向多聞,未全道力」,他的心作不了主,問題不在「平等乞食」;問題是阿難尊者出家十二年,他沒有好好的調伏他的攀緣心,問題在這個地方。


       這個平等法門我們解釋一下。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不會平等,平等你就沒有辦法修學了,我們剛開始的時候面對惡念是要善法來對治,以善破惡,所以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是要遠離惡因緣,安住在僧團,我們一定要有所取捨。但是你慢慢慢慢的,你的煩惱慢慢調伏以後,你要知道你真正的目標是要入平等法界、入不二法門。為什麼?因這樣,心量才會廣大。


        所以在本經的後面也會說到,一切法是緣起性空的。所以我們剛開始會覺得「哦,這個人是好人、這個人是壞人,這事情是對、這事情是錯。」我們剛開始善惡分明,但是慢慢你會覺得:好人當中也有壞的一面、壞人當中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事情當中也有不好的存在、不好的事情當中也有好的存在;所以它後面會說一切法是染淨和合的,看你用什麼因緣來面對,往往危機也是一個轉機。所以這當中就使令菩薩法執慢慢的淡薄,用平等心來面對一切。


       我們講大乘佛法,都有一個「大」字,《大乘妙法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大」字簡單的說就是平等,才能夠稱為「大」。阿難尊者就是希望能夠希求廣大平等之心,所以他就強迫自己以平等心來應供。蕅益大師說:這樣是值得讚歎的,這個方法是對的;只不過他的妄想沒有除掉,所以就遭受災難。我們在讀經的時候要把這個是非釐清。


   







[1]  《維摩詰所說經》卷13 弟子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T14,540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往好處想 的頭像
    往好處想

    宣化楞嚴咒

    往好處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